單元名稱
顯微鏡的操作與凋亡細胞的觀察
實驗/實習目的
人體內的細胞終究是要死亡的,有些死亡是生理性的,有些死亡則是病理
性的,有關細胞死亡過程的研究,近年來已成為生物學、醫學研究的一個熱
點,目前人們已經知道細胞的死亡起碼有兩種方式,即細胞壞死與細胞凋亡。
細胞壞死是早已被認識到的一種偶發性的細胞死亡(Accidental cell death)細胞
死亡方式,伴隨著死亡細胞會有腫脹、大水泡(Blebbing)與引發發炎反應的現
象,而細胞凋亡則是近年逐漸被認識的一種細胞死亡方式,凋亡細胞特徵性的
形態學改變會有胞膜皺縮內陷,水泡出芽(Budding)現象,較后分割胞質,形成
具有完整膜結構、內含細胞器和/或核碎片的凋亡小體(apotosis body),無局
部炎癥反應。這些細胞形態上的差異可以利用倒立式相位差顯微鏡,配備超長
工作距離聚光鏡,以及長工作距離物鏡,可直接觀察各種培養容器內的細胞形
態,或者製成染色玻片檢體,以明視野光學顯微鏡觀察。
實驗/實習原理
要以普通生物鏡來觀察有無色透明構造的標本或活體標本,若標本不經染
色則觀察上會有所困難,相位差顯微鏡就是因應要觀察這樣的標本而生,因為
標本可不經染色,所以標本的準備及觀察程序上能更快速達成,相位差顯微鏡
除了有普通生物顯微鏡所有的機構配備外,另外裝有相位差板及相位差專用物
鏡;相位差板裝于標本載物移動臺的下方取代普通光圈聚光鏡,相位差專用物
鏡則取代普通物鏡裝設,通過這些相位差機構及標本的光線分為直進光及回折
光,兩種光線互相干涉(具有相位差)產生明暗差而行觀察,因此運用于活體標
本的微細構造觀察較適合。
相關資訊:
要如何透過顯微鏡鏡頭拍照?有何技巧?
顯微鏡的接觸表面用一般的相機拍不到
微鏡在牙髓病治療能提供什么幫助 ? |